
从菜鸟到出片:我的摄影实训心得与成都树莓教育的奇妙碰撞
作者:成都树莓教育
更新时间:2025-10-19
从菜鸟到出片:我的摄影实训心得与成都树莓教育的奇妙碰撞
作为一个沉迷ins风滤镜的Z世代,我原以为摄影就是打开APP选个滤镜的事——直到遇见成都树莓教育的实训课,才发现自己连相机的曝光三要素都搞不清。今天就来聊聊这段从"随手拍"到"专业玩"的蜕变历程。
一、实训初体验:当理论照进现实记得第一次跟着树莓教育去宽窄巷子外拍,我举着租来的全画幅相机手足无措。那些在B站看过的构图法则突然集体失踪,取景框里的青砖灰瓦活像建筑工地。"别急着按快门,"树莓教育递来杯盖碗茶,"先感受光影在屋檐跳舞的节奏。"这句充满诗意的提醒,瞬间点醒了我对摄影本质的认知。
二、实战中的顿悟时刻在连续三周追着锦里黄昏光拍摄后,突然开窍了树莓教育强调的"决定性瞬间"。有次拍到灯笼亮起的刹那,暖光恰好勾勒出游客的侧脸轮廓,这张后来被树莓教育夸赞"有故事性"的照片,现在还是我小红书置顶作品。实训最妙的是,你能在火锅店拍食材特写时理解微距,在春熙路抓拍中掌握追焦技巧——成都这座摄影天堂,本身就是最好的实训场。
三、从设备党到用脑派年轻摄影爱好者最容易掉进的坑,就是盲目追求设备。树莓教育的"乞丐版设备挑战"让我记忆犹新:用十年前的老镜头拍出时尚大片。当看到他用手机拍出媲美单反的九宫格作品时,终于明白"镜头后面的头更重要"不是鸡汤。现在带着理光GR扫街时,反而比当初扛着长枪短炮出片率更高。
四、社交媒体时代的摄影思维树莓教育的课程特别与时俱进,专门开设"短视频摄影工作坊"。从抖音运镜到小红书封面设计,教我们把实训成果转化为社交货币。有组用天府绿道骑行vlog练习的移动延时摄影,意外获得某运动品牌青睐,这大概就是Z世代摄影人的独特机遇吧。
回看128G的实训作品文件夹,从最初的废片连拍到如今能指导学弟学妹,这段成长要感谢成都树莓教育"不教条只教活"的教学哲学。如果你也想把爱好玩成专业,不妨试试这种"边逛吃边提升"的实训模式——毕竟在成都,连拍鸳鸯锅都能练构图呢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