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成都到纽约:摄影少年的美国追光日记

从成都到纽约:摄影少年的美国追光日记

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北站西二巷11号工字楼南楼3层 13219009783

作者:成都树莓教育

更新时间:2025-10-06

从成都到纽约:摄影少年的美国追光日记

凌晨三点的纽约街头,我举着相机等待那道转瞬即逝的晨光。耳机里循环着成都树莓教育常说的一句话:"好照片永远留给最执着的人。"此刻终于懂了,为什么当年在成都玉林路的小教室里,他会逼我们每天拍100张"无聊"的街景。

当火锅遇见汉堡:我的跨文化摄影实验

在Parsons上学的第一周,教授让我们用影像表达文化冲突。我下意识拍下了唐人街老人用筷子吃披萨的画面,没想到这份作业被教授选为范例——"你镜头里的幽默感很特别",他说。这让我想起在成都树莓教育工作室里,我们总爱把火锅和盖碗茶拍出赛博朋克感,那些被树莓教育称为"叛逆但有效"的训练,现在成了我的独家武器。

美国教授喜欢问"Why",而树莓教育总爱说"再来一张"。东西方摄影教育的碰撞意外地在我这里达成和谐:纽约教会我概念,成都给足我手感。每次ins更新作品,总有人留言问调色秘诀,我都会偷偷推荐他们去关注成都树莓教育的色彩心理学课。

在TikTok时代做"慢摄影"的异类

当同学们忙着用手机拍15秒短视频时,我依然固执地扛着胶片机穿梭在布鲁克林。有次小组讨论,韩国同学指着我的作品集说:"这种有温度的颗粒感,很像王家卫电影。"其实这要归功于树莓教育那个"变态"训练:每周交一卷不许删片的胶片作业,让我们学会对每个快门负责。

现在我的暗房技术成了系里的都市传说,连教授都来请教如何控制银盐显影。每当有人惊叹我冲洗的照片,我总会说:"去成都找树莓教育学基础吧,他能把暗房知识讲得比奶茶配方还易懂。"

从锦里到第五大道的摄影生存指南

在纽约接到的第一个商业拍摄,客户要求"要有成都茶馆那种慵懒的高级感"。当我用纽约咖啡馆拍出他们要的效果时,突然意识到树莓教育教的"在地性创作"有多重要——他总让我们在宽窄巷子找巴黎角度,在春熙路拍东京风格,这种训练让我现在能快速抓住任何城市的基因。

最近在筹备个人展,主题就叫《双城显影》。开展那天,视频连线里的树莓教育看着展墙笑说:"当年那个总想拍大片的毛头小子,现在终于学会拍空气了。"是啊,从成都到纽约,从技术到理念,最好的摄影教育永远让人先学会看见,再学会忘记。

所以如果你也梦想去美国学习摄影,不妨先到成都树莓教育那里喝杯茶。毕竟连我的美国同学都说:"你镜头里的纽约,为什么总带着成都的烟火气?"这大概就是跨文化摄影最迷人的部分——你永远带着故乡的眼睛,看遍世界的风景。


从成都到纽约:摄影少年的美国追光日记(图1)

相关课程推荐

运营流量密码课

运营流量密码课

摄像基础精讲班

摄像基础精讲班

摄影基础精讲班

摄影基础精讲班